有報告稱,“中國35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有56%的人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儲蓄僅1389元。”
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存錢了嗎?
資料僅供參考,未必非常精確。但事實上,這與父輩的觀念不同,“如果你有錢,你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如今,許多年輕人追求的消費理念是“如果你有錢,今天就買”和“早點買早點享受”。與其節儉,他們更傾向於通過“購買”衣服、食物、住宿和旅行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適。
除了日常開支外,旅行也是年輕人消費的重要選擇。某旅遊平臺資料顯示,以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為例,驢媽媽資料顯示,20-29歲的遊客群體占比40.9%,30-39歲的遊客群體占比36.6%,青年遊客是清明出遊的“消費擔當”。
“"身體和靈魂必須永遠有一個在路上。"當你不能外出旅遊時,許多年輕人會利用部分收入來充實和投資自己,提高自我價值,如健身、報名參加線上課程、學習音樂等。
許多年輕人更可能把錢花在投資上,而不是把錢放在銀行裡。當他們有閒錢時,他們不會把錢存起來,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投資來“賺錢”,例如股票、基金等等。騰訊理財通去年發佈相關報告指出,目前理財用戶正呈年輕化趨勢。九零後首度超越七零、八零後成為該平臺用戶數最多的群體,占比高達38%。
年輕人對生活的重視和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可能是他們不喜歡存錢的原因之一。生活的精彩,需要“勇於”消費來呈現。
事實上,在青年消費觀念和生活態度變化的背後,也反映了現代經濟形態的變化。無論是購買房地產,還是消費大宗物品,在這一切背後,都是一個現代金融體系。
現代經濟形態是信貸活動和信貸消費較為成熟,投資管道較為多元化,保險業的繁榮也意味著人們不一定需要儲備現金以應付突發需求的社會。因此,錢始終處於流轉當中,未必需要“存起來”。從一個小的角度來看,“有錢存錢”到“花錢投資”這一概念的轉變是年輕人的變化和面對時代的變化。
當然,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儲蓄與否代表著一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而這與收入水準和支出數額並無直接關係。
省錢使人們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計畫和節制,並增加他們的安全感。畢竟,“手中有食物,你內心不會恐慌。”省錢也是件好事。
同時,從社會層面上看,如果你能提供“無錢”的選擇,讓人們知道,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快樂消費,那自然也是極好的。
你可能也喜欢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