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James
  • 01 Jul 2025

測試致敏源,濕疹驗致敏源,致敏原

一、嬰幼兒濕疹的特殊性

嬰幼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在6個月以下的寶寶中更為普遍。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約有15%-20%的嬰幼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濕疹症狀。濕疹通常表現為皮膚乾燥、紅腫、瘙癢,甚至出現滲液或結痂。好發部位包括臉頰、手肘、膝蓋後方等皮膚皺褶處。

濕疹與食物過敏的關聯性極高,尤其是牛奶蛋白過敏。研究顯示,約有30%-40%的嬰幼兒濕疹患者同時伴有食物過敏問題。這些過敏反應不僅會加重濕疹症狀,還可能引發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

濕疹對嬰幼兒的影響不僅限於皮膚問題。由於劇烈的瘙癢感,寶寶往往會出現睡眠障礙,進而影響情緒和發育。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寶寶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對身體和智力發育造成潛在威脅。

二、嬰幼兒致敏源檢測的必要性

對於反覆發作的嬰幼兒濕疹,進行測試致敏源是非常必要的。香港過敏科醫生建議,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考慮檢測:濕疹反覆發作超過3個月、對常規治療反應不佳、伴有其他過敏症狀如腹瀉或呼吸困難等。

目前常見的濕疹驗致敏源方法包括:

  • 皮膚點刺測試:適用於6個月以上嬰兒
  • 血液IgE檢測:可檢測特定過敏原
  • 食物激發試驗:在醫生監督下進行

進行檢測前需注意:應在濕疹相對穩定期進行、檢測前3-5天需停用抗組織胺藥物、選擇專業的過敏科醫生進行評估。檢測結果將直接影響後續的飲食調整和照護方式,幫助家長更有針對性地避免致敏原

三、嬰幼兒常見的致敏源

在嬰幼兒中,牛奶蛋白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約佔所有食物過敏的50%。這是由於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無法完全分解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可能需要調整飲食,避免攝入乳製品。

雞蛋過敏是另一常見問題,特別是對蛋白的過敏。香港兒科醫學會建議,在引入雞蛋時應遵循以下步驟:

  1. 先從少量蛋黃開始(約1/4茶匙)
  2. 觀察2-3天無反應後再增加份量
  3. 最後才嘗試蛋白部分

其他常見食物過敏原包括花生、堅果、大豆、小麥等。環境中的致敏原如塵蟎、寵物皮屑、花粉等也可能加重濕疹症狀。香港潮濕的氣候特別適合塵蟎生長,因此環境控制尤為重要。

四、嬰幼兒濕疹的照護重點

保濕是濕疹照護的首要任務。應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濕產品,每天至少塗抹2-3次,特別是在洗澡後3分鐘內塗抹效果最佳。香港濕疹協會推薦使用含神經醯胺或尿素的保濕霜,能有效修復皮膚屏障。

清潔方面應避免使用含皂鹼的產品,水溫控制在37℃以下,洗澡時間不超過10分鐘。衣物應選擇100%純棉材質,避免羊毛或化纖布料刺激皮膚。

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可能需要進行飲食控制,常見需要避免的食物包括:

高風險食物 替代選擇
牛奶及乳製品 鈣強化豆奶或米奶
雞蛋 其他蛋白質來源如瘦肉
花生/堅果 種子類食物如葵花籽

環境控制方面,應保持室內濕度在50%-60%,定期清洗寢具,使用防蟎套,避免使用地毯和絨毛玩具。藥物治療應嚴格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五、用心呵護,幫助寶寶擺脫濕疹困擾

嬰幼兒濕疹雖然常見,但通過正確的測試致敏源和科學照護,大多數情況都能得到良好控制。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準確識別致敏原並採取針對性措施。家長應保持耐心,與醫生密切配合,定期追蹤病情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約有60%-70%的嬰幼兒濕疹會隨年齡增長而改善,特別是食物過敏相關的濕疹。在此過程中,建立正確的護理習慣,避免過度治療或過度限制飲食,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遠離濕疹困擾。

Copyright © www.diginewsroom.org All rights reserved.

Friendly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