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超音波檢查是利用高頻聲波(通常為5-18MHz)穿透人體組織,並通過回聲反射形成影像的技術。超音波的物理特性包括:
香港醫管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港共進行逾12萬例乳房超音波檢查,其中約15%與上腹部超聲波檢查同期進行,以評估全身狀況。
現代超音波機採用即時B模式成像技術,主要流程包括:
先進的空間複合成像技術可將多達9個角度的聲束信息融合,顯著減少偽影。值得注意的是,胸部超聲波與乳房檢查雖使用相似技術,但探頭頻率與掃描手法有明顯差異。
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統計,約60%的乳房腫塊經超音波檢查可確診為良性。關鍵鑑別特徵包括:
特徵 | 良性腫塊 | 惡性腫塊 |
---|---|---|
形狀 | 圓形/橢圓形 | 不規則 |
邊界 | 清晰 | 模糊/毛刺狀 |
內部回聲 | 均勻 | 不均勻 |
後方回聲 | 增強 | 衰減 |
對於緻密型乳腺(常見於亞洲女性),超音波檢出率比乳房X光攝影高出30%。
超音波可清晰顯示乳腺的Cooper韌帶、輸乳管等結構,對以下情況特別有價值:
香港大學研究指出,結合超聲波抽針的組織採樣,可使診斷準確率提升至92%。
即時超音波引導下可進行多種介入操作:
香港私家醫院數據顯示,超音波引導穿刺的併發症發生率低於1.5%,顯著優於徒手操作。
正常乳房超音波應分層判讀:
值得注意的是,胸部超聲波需特別注意胸膜線的完整性評估。
典型病理變化特徵: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建議,所有BI-RADS 4類以上病灶都應進行超聲波抽針確診。
優質檢查需嚴格執行:
香港醫療儀器管理署規定,超音波設備的聲輸出功率必須控制在720mW/cm²以下。
合格操作者應具備:
項目 | 基本要求 |
---|---|
理論培訓 | 至少50小時超音波物理學課程 |
實操訓練 | 200例以上乳房檢查經驗 |
持續進修 | 每年15個CME學分 |
香港乳癌篩查計劃顯示,經驗豐富醫師的診斷準確率比初學者高出28%。
最新AI技術可實現:
香港科技大學開發的AI系統,在上腹部超聲波檢查和乳房檢查中的敏感度已達94%。
突破性技術包括:
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試驗顯示,3D超音波使微小病灶(超聲波抽針的假陰性率。
你可能也喜欢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