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造成裂縫的基本原因:

裂縫通常描述如下:

建築工程裂縫發展可分為結構性裂縫和非結構性裂縫。結構性裂縫是構件的強度和剛度不足,裂縫寬度失去自我控制而引起的較為客觀規律的嚴重裂縫,這類裂縫危及社會結構信息安全,必須對之進行補強。非結構性裂縫是指構件的強度和剛度沒有足夠,由於企業施工、材料、溫度等原因而可以引起的無規律的、不太可能嚴重的裂縫,此類裂縫不影響產品結構設計安全,但會產生影響我國房屋的正常工作使用和混凝土壽命,必須不斷加以正確處理。

可能造成裂縫的基本原因:

施工原因:部分工程工期不合理,盲目趕進度,過早拆模,或過早在樓板上建築荷載,導致混凝土內部損傷;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足或振搗不密實會增加其收縮;管道鋪設不當;施工時踩踏樓板負筋;填充牆施工未按要求進行技術間歇;砌築砂漿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砌築完成後,進行牆面抹灰;抹灰層厚度超過要求,未處理。

材料原因: 近年來,高標號早強水泥廣泛應用於工程建設中,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水泥摻量越多,活性越大,收縮越大,如果施工不當或沒有進行養護,甚至養護不足都會引起裂縫。同時,在使用冷軋帶肋鋼筋等新材料之前,沒有按規范進行抗震驗算,只是簡單地進行等強度置換,造成混凝土配筋率低等不利因素,容易引起混凝土開裂。在設計方面,現行設計規范中有一些條款不適用於預高性能材料,也有一些條款不適用於各種建築特點所要求的合理施工措施。

另外,居民裝修時,往往會在房間的某個地方堆放大量的裝修材料。但在住宅設計中,樓板的設計活荷載是每平方米200公斤,而有的房子在每平方米的樓板上堆了幾百公斤的建材。這會使地板超載並導致裂縫。一些居民在裝修時隨意打掉牆體,也嚴重破壞了建築結構。除了裂縫,還會影響建築物的抗震能力。

常見裂縫及原因

樓板出現裂縫。表現的部位及原因進行分析:

1)應力裂紋(不包括正常應力裂紋,而是指由於各種因素引起的非設計應力狀態所產生的裂紋)

鋼筋位移引起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現澆混凝土板中的負彎矩鋼筋(板鋼筋)由於下料沖擊和人為踩踏而發生位移,從而降低有效高度和承載力,導致板裂縫。其形式多為沿板周邊的負彎矩裂縫和角部的斜裂縫。

施工荷載引起的裂縫。施工時任意堆載,往往超過地板的承載能力。過早脫模和混凝土強度不足,更容易產生裂縫。裂縫是沿著最大彎矩產生的,但大部分被地面灰塵和建築垃圾掩埋。

下沉引起的裂縫。當相鄰兩跨的沉降差較大時,強制位移引起的彎矩為剪切型,分別引起現澆樓板兩端的上下裂縫。另一種由沉降引起的裂縫發生在施工階段。由於荷載的增加,結構牆柱下沉。如果長時間不拆除底模,會造成支撐柱向上的頂力,從而造成板的裂縫。

2) 溫度-收縮裂縫

現澆混凝土進行樓板最容易因溫度-收縮而拉裂,並往往可以引起滲漏。樓板裂縫占現澆混凝土內部結構分析裂縫的絕大部分多數,形態工作如下:

橫向裂縫。樓板長度過長,伸縮縫間距過大。混凝土收縮引起的拉應力積累通常在中部最大,從而導致橫向裂縫。由於這種形狀的關系,這種裂縫往往發生在相對薄弱的瓶頸,如樓梯,建築井,凹陷等。

板角斜裂。由於在角部兩個方向混凝土收縮引起的拉應力是斜向的,因此往往形成角部斜裂。與受力引起的板角裂縫不同的是,收縮裂縫是貫通的。

板子裂了。大開口和跨度的房間(如客廳的住宅等) ,維修專業知識由於收縮變形在板材上產生拉應力,導致網絡開裂。由於現澆樓板底部只有鋼筋,裂縫集中在樓板中部。如果有預埋設備(如燈座等)和預孔,也可能造成通過裂紋。

溫度裂縫。混凝土的膨脹系數大(1× 10-5u002F℃),幾十度的溫差就能造成很大的應變。混凝土在現澆和約束的條件下,往往由於集中應力的積累而形成裂縫。溫度裂縫大多集中在屋面:由於季節溫差,屋面的膨脹變形受到下部結構的限制,現澆屋面可能出現側向開裂。

3) 構造進行裂縫及施工過程中裂縫

混凝土表面的裂縫。混凝土澆築後出現離析、滲水和下沉,往往造成鋼筋頂部出現豎向裂縫; 水分蒸發造成鋼筋表面裂縫; 還伴隨著鋼筋下方的“水孔”和混凝土松散層的形成。這將削弱粘結錨固,容易引起腐蝕,影響結構性能和耐久性。

嵌入式管道裂縫。在模板上鋪設預埋管線,然後綁紮鋼筋,抬高了受力鋼筋的位置,導致有效高度不足,降低了承載力;它經常導致混凝土裂縫沿著管道延伸。

建築接縫摩擦裂縫。澆築混凝土時,不當的摩擦處理會導致裂縫。常見的裂紋一般沿界面延伸,伴有蜂窩、孔洞,也有壓載或松動。有時在現澆板的左側傾斜摩擦過長,底部模板剛度不足。混凝土重量和施工後模板的荷載和變形導致混凝土第一部分斜摩擦懸臂梁斷裂。

結構裂縫。當混凝土建築物的形狀突然發生變化時,由於應力集中而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往往會產生裂縫。常見裂縫位於門窗洞口或樓板其他角落,洞口邊緣配筋不足或L形配筋不利於抗拉開裂。由於板柱節點附近的剛度差異很大,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差別很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結構配筋,界面附近的板往往會出現裂縫。

4) 相對環境濕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因為大樓裏相對濕度很低。長期幹燥環境引起的混凝土收縮開裂是角部開裂的主要原因。因為放在空氣中的混凝土處於收縮狀態,這種收縮狀態可以在澆築完成後持續2年左右。在正常濕度環境下,混凝土收縮裂縫很小,而且這些裂縫隨著濕度的變化在產生、愈合過程中反複進行,因此裂縫不會進一步擴展。然而,當混凝土的相對濕度低於80% 時,混凝土中自由水(化學結合水)的蒸發加速,混凝土的收縮加劇。如果這個過程持續太長時間,裂紋將進一步擴大,並形成缺口。這部分裂縫主要是通過裂縫,主要出現在: 建築的角落,裂縫和垂直和水平框架梁成45 ° 角; 通過裂縫; 除了屋頂,地面(大型地下室)和其他樓層; 空房間大約半年後完成。

柱梁裂縫。性能定位及原因分析

1)性能位置: 梁柱表面存在橫向和橫向裂縫,有的與箍筋處於同一位置,有的不同,有的裂縫從構件表面向構件側面延伸。屋梁的側面和底部有裂縫。

2) 原因分析

有些裂縫是由混凝土收縮引起的。分布位置不規則,縫寬較小,多在0.05。0.2淩晨之間.由於混凝土成型後多餘的水分蒸發,養護不當,容易使表面水分迅速流失,體積大幅收縮,容易造成表面開裂。

有的出現裂縫是由於砼的沉降問題引起的。砼在澆築、振搗和抹灰後,開始進行硬化。由於不同骨料的自重,砼逐現沉降,表面泌水。骨料的沉降發展受到影響鋼筋的阻礙,在鋼筋的底部沒有形成一個空隙,而在其研究表面可以形成產生裂縫。特別在保護層不足時,沿著箍筋方向不斷發生一道道橫向水平裂縫,一般不延伸到構件側面。

側向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模板過於幹燥,澆築混凝土前沒有充分澆水。混凝土澆築後,模板膨脹變形,造成構件表面開裂。

保溫層取消或破壞,屋面晝夜溫差大,容易造成頂梁裂縫。

因為施工荷載(或者業主將裝修荷載堆積起來時)超過了設計允許的荷載,特別是在懸臂梁上,容易造成梁或柱的裂縫。

擅自改變建築結構和建築使用功能的。頂層夾層後加的結構板影響原結構安全,複式客廳中空部分加的結構板影響原結構,產生裂縫。

3.3 沉降、變形裂縫(參考進行相應不同部位的裂縫問題分析)

石材(陶瓷)表面裂紋位置及原因分析:

1)水泥砂漿配合比不對。作為骨料,砂太細或不夠;水泥作為膠結材料,收縮過快,造成受力不均,石(瓷)開裂,多見於釉瓷的面釉。水泥質量差也有類似現象。裂縫像蜘蛛網一樣。通常在石頭或瓷器的中間和邊緣附近。

2)基礎牆。粘結牢固沒有問題,但基礎牆體因各種原因出現裂縫,拉裂石(陶瓷)-石(陶瓷)貫穿裂縫,甚至剝落。一般來說,每塊石頭(陶瓷)的裂紋都有一個方向(即牆體裂紋的方向) ,裂紋粗略地貫穿。

3)不均勻沉降會造成地面、牆體等基底開裂。當基材開裂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裝飾面石材或瓷磚開裂。

4) 石材(瓷片)本身的質量問題不過關。尤其是釉面的釉。正常進行使用中,在受到各種外力(如冷熱水)情況下,產生影響裂紋。裂縫出現類似網絡蜘蛛通過網狀、龜狀。通常是在石材(瓷片)中部。

5)就業問題。留下一個裂縫太緊沒有足夠的擴展空間,造成裂縫;-通常裂縫開始在邊緣,而不是在中間; 經常表現在整個牆壁是不規則的,迷失方向,鄰近的石頭(瓷磚)生產大約對稱。在這種情況下,如石材(瓷磚)粘牢,然後裂紋; 如果棍子不牢固,然後造成石材(瓷磚)剝落。

塗層表面裂紋。性能部件和原因分析:

1)地基開裂。外牆塗料的基層是水泥砂漿抹灰層,在凝結過程中會產生幹縮和溫差收縮。在塗層表面施工前不注意修補便進入下一道工序,經過一段時間的擦拭後,內部裂紋會逐漸向外發展,而塗層表面很薄的塗層很難抵抗這種內部應力,於是就會出現裂紋。

2)膩子層開裂。由於使用的外牆膩子質量有缺陷,抗裂性差;或者由於施工操作不當,膩子批刮在牆上後會幹裂,影響塗層表面。

3)塗料面層的開裂。某些方面存在信息質量管理問題的塗料由於抗裂性能差,或由於工程施工方法不當,塗刷上牆不久,經風吹日曬後易出現幹縮龜裂及其它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灰漿抹灰層裂縫位置及原因分析:

抹灰層裂縫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基層處理不當、砂漿材料配比不當、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過期)、施工操作不當、後期養護不當等。

1)基層處理不當。首先,如果抹灰基層過於幹燥,砂漿中的水分會迅速被基層吸收,影響粘結力。二是基層的浮灰或松散砂漿、混凝土砌塊不清理,容易造成已塗抹的砂漿無法與基層牢固結合。第三,如果基層過於光滑,沒有經過鑿毛處理或沒有用脫模劑等油性物質清理,抹灰過程中容易產生空心裂紋現象;

2)抹灰砂漿材料配比未按設計或規范配比攪拌。一是水泥用量過多或過少,都容易導致砂漿強度過高或過低,過高容易產生裂縫,過低容易產生空鼓;二是含水率過高或過低。水灰比過大,水灰比過大,導致砂漿稠度降低,粘結力差,容易脫落。水灰比過低,砂漿過厚,施工操作困難。如果水泥水化熱過稠,砂漿中的水分就會過少,不能滿足水泥充分水化熱的需要,這樣砂漿的強度就達不到設計強度要求,與基層粘結的牢固性也會降低,容易導致空鼓。

3)基層員工偏差太大,一次抹灰層過厚,幹縮較大易產生空鼓和裂縫;原材料不同材質品種比較不符合生活質量管理要求,一是通過水泥標號太高,設計發展要求為325號,實際需要使用的標號過高如為525號或625號,但砂漿用料比例又不變,則造成影響砂漿工作強度過高,抹灰層易產生嚴重開裂;二是中國水泥已過期失效,還在我們使用,造成拌出來的砂漿沒什么關系強度,,甚至可以沒有得到多少粘結力,這樣的砂漿抹上去就會空鼓、裂縫問題甚至出現脫落;

4)工人抹灰作業方法不當。首先,抹灰層一次性過厚,不能層層抹灰,砂漿重,容易產生傾斜力,與基層的結合力不足以剝離基層,砂漿幹燥收縮過大,容易產生空鼓和裂縫。二是底層灰過於幹燥,未經處理,中層灰隨後抹灰,底層灰迅速吸收砂漿中的水分,造成與底層灰粘結力弱,容易產生空鼓現象;

5)後期養護方面,抹灰面完成後,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澆水養護,不能及時提供砂漿中水泥漿水化熱所需的水分,砂漿幹燥過快,容易開裂。

磚石結構的裂縫. 原因和位置的分析:

1)溫度變形引起的牆體裂縫:由於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溫度變形系數比較小,加氣混凝土輕質砌塊的溫度變形系數比較大,所以當溫度變化時,溫度變形系數的差異導致兩者的溫度變形不同步,產生壓應力和拉應力,特別是當溫度降低,達到一定值,大於加氣混凝土砌體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

2) 地基基礎沉降不均勻問題引起的裂縫

如果基礎沉降不均勻,且大沉降與小沉降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則牆體中會產生剪力和拉力,產生裂縫,並且這些裂縫隨著基礎不均勻沉降而增大,一般形成斜向裂縫,裂縫的方向一般向凹陷處傾斜。這種裂縫一般出現在建築物的下部,從下往上發展,呈現“八”字、倒“八”字、水平和垂直裂縫等。當長形建築中部沉降過大時,從建築兩端的底部到頂部形成正“八”形裂縫,先突破窗戶的對角線;反之,當兩端沉降過大時,則兩端形成自下而上的倒“八”字形裂縫,而且首先在窗戶的對角線上突破,而且在窗台的中間底部也從頂部突破到底部的垂直縫;當垂直牆和水平牆的沉降過大時,窗台下角的垂直裂縫會變寬變窄,有時沿窗台下角會出現水平裂縫,由於一側的不均勻沉降,也會使該處的水平推力形成耦合,從而導致該節點處的垂直節點。

3)建築結構引起的裂縫

建築物結構造成的裂縫主要見於下列情況:

結構設計有差錯。由於計算結構荷載時有遺漏、構造不合理,造成結構本身不合理從而引起牆體裂縫。

牆體的砌築質量:填充牆砌體是加氣混凝土建築砌塊、砂漿、拉結筋、鋼板網的統一進行受力分析整體,輕質材料填充牆砌體的抗拉強度、材質的均勻性、砌築砂漿的質量及工藝的合理性,都會嚴重影響到我國砌體的整體抗拉強度,進而可以直接影響影響到企業整個國家牆體的抗裂能力。

牆的完整性被削弱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建築物建成後,各種管道穿牆而入,破壞了牆體的完整性,縮小了牆體的截面面積,削弱了牆體的承載能力,導致牆體出現裂縫。

改變房屋用途,增加使用荷載,增加振動力,也會損傷牆體,造成牆體開裂。

4) 其它牆體裂縫

混凝土構件變形引起的砌體裂縫,如懸臂梁上填充牆引起的過大撓度和梁同時施工引起的施工要求差,如施工孔洞留置不當、拉杆放置不當,如孔邊縫引起的砌體縫、砂漿縫不滿、含水量控制不當、腳和眼位置不當、施工不當等。

結構和接縫裂縫(不同材料的交接處、線槽和配電箱的弱化、門窗周邊等。).性能部件和原因分析:

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膨脹和冷收縮,不同材料的線膨脹系數不同。在一定條件下,當溫度變形引起的應力足夠大時,不同材料的結合處會出現溫度裂紋。

最常見的位置是沿屋面圈梁下緣的水平裂縫,尤其是框架柱與填充牆之間。其他如門窗二次關閉位置、配電箱周圍位置、線槽、給水管埋牆、女兒牆泛水位置、吊頂與主體結構連接位置等。

沉降產生裂縫(小花園、單元門、樓道牆地面、一樓進行地面等)。

由於地基或基礎沉降不均勻,變形不同,從而引起沉降裂縫。

現場問題原因查找及分析

4.1實際工程中觀察到的裂縫往往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處理裂縫之前,我們必須仔細觀察裂縫的形狀,找出它們的特征,並調查所有的背景材料(調查,設計,施工,使用) ,仔細分析裂縫的真正原因。然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消除它。應避免盲目地錯誤處理發現的裂縫。

4.2 裂縫處理的原則

必須能夠確保企業結構或構件的安全,即處理後的承載管理能力應不低於設計發展要求;

確保結構的耐久性不受影響,即在設計使用壽命中保持必要的抗力;

保證正常使用下的適當功能,如小撓度和變形,一定的裂縫控制能力(防滲漏)等。

保持建築物的外觀質量,不產生肉眼可見、可能造成不安全的裂縫和有礙觀瞻的表面缺陷;

裂縫處理的施工方法應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施工條件,在可能的條件下減少工時和材料,節約資金。

4.3 對於學生主體進行結構問題出現裂縫或不能沒有明確確定一個原因的裂縫,一般要求保修管理工作辦公室召集地產項目工程師、設計、監理及施工共同會診,並根據中國實際發展情況制定處理方式方法和施工方案。

維修方法和工藝

5.1 樓板裂縫

1) 受力裂縫

由於材料(鋼筋、混凝土、砌體等)強度不足、施工質量缺陷(蜂窩、孔洞、道碴等)、計算草圖誤差、鋼筋位移引起的有效高度降低等原因而產生的裂縫,表明了結構的隱患,必須及時加固。處理方法包括加大截面(圍護混凝土)、鋼結構加箍結構、連枷浸出十道預應力和四變量力傳遞方式等。

在非設計應力狀態下,由意外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的裂縫對結構的安全性沒有明顯影響,只要引起裂縫的作用不再重複。對於這些裂縫,可沿裂縫鑿槽後,用水泥砂漿、環氧砂漿或環氧樹脂膠將裂縫封閉。

2) 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集中在住宅樓頂層,山牆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盲目修補和閉合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只有加強熱絕緣措施,消除溫差過大的影響,然後才能有效地處理裂縫本身。通常的做法是增加保溫層的厚度,並補上原屋頂的頂部-一個頂層,以保護它免受陽光照射等,也可以獲得抗裂的效果。

3) 收縮裂縫

泵送混凝土現澆結構存在大量的收縮裂縫。由於混凝土的收縮是費時的(三個月到半年內基本可以完成),所以在收縮基本結束,裂縫已經穩定後再進行混凝土的封閉,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收縮裂縫一般具有穿透性,應注意裂縫兩側的封堵,否則可能造成滲漏等後果,影響處理效果。采用鋼絲網和纖維砂漿可以獲得較好的防裂效果。

4) 沉降裂縫

沉降裂縫的處理企業應從建築工程結構的整體綜合考慮,對地基和基礎數據進行加固技術處理以防止不均勻沉降擴大。建築物的沉降同樣地也有時間性,觀察沉降待其穩定或經曆一段工作時間裂縫不再需要發展自己以後再對裂縫可以進行信息處理。對裂縫情況進行自我封閉並適當增加構造配筋可得較好的效果。

5) 構造裂縫

構造裂縫大都因結構設計的體型不好或局部配回太少而造成。因此,一般除剔鑿和封閉裂縫以外並加強局部配筋,才能有效地控制裂縫不再發展。

6) 耐久性裂縫

惡劣環境條件造成的鋼筋鏽蝕往往導致裂縫和混凝土剝落,嚴重時會造成承載力問題。此時應進行加固,將開裂區域的混凝土加固去除,然後重新做保護層,增加表面裝飾。對於腐蝕環境中難以耐腐蝕的混凝土構件,可做成可更換的形式,定期檢查、維修和更換。

柱梁裂縫

當梁柱出現裂縫時,保修單位需召集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協商,確定裂縫產生的原因,並制定維修計劃

1)由於收縮和沉降裂縫,對結構性能影響不大,但會腐蝕鋼筋。裂縫較小時,可用水泥砂漿抹平,0.2mm以上的裂縫可用環氧砂漿封閉。

2) 結構性裂縫一般我們可以通過采用如下方案:

壓力還氧樹脂灌漿法

外包角鋼加固補強

外包碳纖維布法

擴大截面尺寸加固補強

沉降變形裂縫(參考裂縫分析對應位置)

5.4石材(陶瓷)裂縫

1)仔細檢查現場,根據現場情況,判斷石(瓷)料裂紋的原因,制定相應的修複方案。

2) 方案

基體的開裂或沉降導致石材(瓷磚)開裂。需要觀察基質或沉降是否穩定。待其穩定後,應先對基體開裂的部位進行處理,處理後即可對石材(瓷磚)進行修複。

非基體開裂或沉降變化引起,僅是鋪貼的水泥砂漿進行配比、鋪貼或者使用石材(瓷片)本身有問題,按照學生正確的施工技術操作管理方法將石材(瓷片)更換工作即可。

3)更換石材(瓷磚)的正確方法:小心敲碎要更換的石材(瓷磚)(注意不要太大),然後撬開四周的石材(瓷磚),取下要更換的石材(瓷磚)重新修補。

塗料面層裂縫

1)裂紋發展穩定後(完成後1 ~ 2年)應進行密封。

2)對於寬度小於0.2毫米的裂縫,可采用彈性塗層進行修補和密封。

3) 對於一個寬度間於0.2~0.5mm、有一定影響深度的裂縫,可采用鑿槽(V型)嵌補的方法進行修補,修補技術材料應具防水、彈性管理功能,最好可以選用不同水泥作為基材。(環氧樹脂、卓能1號)

砂漿抹灰層裂縫

1)水泥砂漿抹灰層裂縫發現後,采取以下步驟判斷裂縫是否僅為水泥砂漿裂縫,並根據判斷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案。

發現水泥砂漿有裂縫→→鑿除裂縫位置的水泥砂漿抹灰層→判斷牆體(樓板)是否開裂(若牆體或樓板開裂,按相應處理方案處理)→用錘子判斷是否空鼓(若按空鼓處理方案處理)→判斷只是水泥砂漿開裂→按水泥砂漿開裂處理方案處理。

2)水泥砂漿的裂縫處理:

用切割機沿水泥砂漿裂縫切割鑿除水泥砂漿(寬度不小於300mm)→清理基層→鋪釘鋼絲網(200×200×1.0mm)→甩素水泥漿→按規范分層抹灰→恢複面層;

沿水泥混凝土砂漿進行裂縫用切割機將水泥混合砂漿切割鑿除掉(寬度一般不小於300mm)→清理企業基層→鋪玻纖網(采用還氧樹脂粘在牆上)→按照設計規范社會分層抹灰→恢複以及面層。

砌體裂縫

分析了砌體裂縫產生的原因後,對裂縫的處理和加固,針對裂縫砌體的危害,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是必要的。

1)注漿加固法當裂縫較細、數量較少且基本穩定時,可采用注漿加固法。

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通過試驗來測試灌漿鋼筋的強度。試驗方法是用同一材料制作兩根或四根試驗砌體柱。首先是壓裂,然後是灌漿,然後對兩組砌體柱的破壞試驗進行了比較。如果灌漿砌體的強度與原砌體基本相同,則認為加固是合格的。根據以往試驗,灌漿加固後的砌體強度可達到甚至超過原砌體的強度。

灌漿材料包括純水泥漿、水泥砂漿、水玻璃砂漿或水泥石灰漿。在砌體修補中,常采用純水泥漿;由於純水泥漿的可灌性好,能順利滲透出露的孔隙,可用於寬度約3.0 mm的裂縫灌漿,當實際裂縫寬度大於5.0mm時,可使用水泥砂漿。裂縫較小時,可采用壓力灌漿。以下是一些灌漿材料(見表1)供參考。表中漿柱適用於寬度為0.3-1.0 mm的裂縫;厚漿適用於1.0-5.0 mm的裂縫;砂漿適用於寬度大於5.0 mm的裂縫。

以純水進行泥漿補強為例,其施工時間順序為:

第一步是對裂紋進行清理,使裂紋的通道暢通無阻;

第二步,用摻速凝劑的1: 2水泥砂漿嵌縫,避免灌漿時漿液外溢;

第三步,使用鑽頭或手錘在裂縫的上端打一個灌漿孔或灌漿噴嘴;

第四步,用1:10的稀水泥漿沖洗裂縫一遍,並檢查裂縫通道的流通情況,同時將裂縫周邊的砌體浸濕;

第五步,灌入3:7或2:8的純水進行泥漿;

第六步,對裂縫加固進行局部維護。

壓力灌漿的施工順序與上述類似。灌漿壓力為0.2-0.25兆帕

對於水平全長裂縫,可沿裂縫鑽孔,做成銷鍵,以加強砌體兩側的連接效果。銷釘直徑25毫米,間距250-300毫米,深度應小於壁厚20-25毫米。做完針鍵灌漿後,灌漿方法與上述相同。

2) 嵌補法 裂縫進行較寬但數量不多時,可在不同裂縫主要相交的灰縫中,用高標號混凝土砂漿和細鋼

填縫,也可用通過塊體嵌補法,即在進行裂縫以及兩端及中部用鋼筋砼楔子或扒據加固。楔子

或者帶鋸可以和牆壁一樣厚,或者是牆壁厚度的1/2或2/3。

3)外部加固法當裂縫較多時,可在局部鋼筋網外面抹水泥砂漿加固。鋼筋網可為φ 6 @ 100-300(雙向)或φ 4 @ 100 ~ 200。用混凝土楔子或膨脹螺栓固定在牆上,楔子或螺栓間距500mm左右,呈梅花形排列。施工前應清除牆面塗料層,用水泥漿砂漿抹灰前應將砌體浸濕,用水泥砂漿抹灰後至少養護7天。

4)采用加鋼拉杆的方法,牆體由於水平推力、溫度變化引起的不均勻沉降和膨脹而發生爆裂。當牆體產生較大裂縫或外縱牆與內橫牆連接不良時,可采用鋼筋或型鋼拉杆對牆體進行加固。如果使用鋼板拉杆,拉杆應該是長的,沿著牆的兩邊設置。蘭螺絲中間應加長拉杆,為了擰緊拉杆,應焊接拉杆長度。牆外露出的拉杆或墊板螺母可適當作為施工處理。拉杆和底板都要塗上防鏽漆。在拉杆水平層處增加外圈梁,增強加固效果。鋼筋的直徑可以分別為: 拉杆加開間為2φ16(室深5-7m)、2φ18(室深8-10m)、2φ28(室深11-14m)。背板的相應尺寸可按表2所示采用。

5) 增設基礎圈梁法 牆體出現開裂問題比較具有嚴重,為了能夠增加企業房屋的整體結構剛性,可以在房屋建築牆體進行一側或兩側同時增設一個鋼筋工程混凝土形成圈梁。圈梁的混凝土工作強度不同等級為C15~C20,截面數據至少120×180mm,配筋可采用4Φ10~4Φ14,箍筋Φ6@200~250,每隔1.5~2.5m應有牛腿(或螺栓,錨固件等)伸進牆內與牆拉結好,並承受圈梁自重,澆築圈梁時應將環境牆面鑿毛、淋水,以加強自身粘結。

結構、接縫裂縫(不同材料接縫、線槽、配電箱減弱、門窗等)。

見上述相關處理方法。

沉降裂縫(小花園、單元門、走廊牆地板、一樓地板等)

涉及到成本較高,需要討論,回填土較深的基體處理方式,作結構板、與主體連接、施工基礎等

6 驗收標准

裂縫以及周邊環境位置未產生新的裂縫,面層進行恢複無色明顯接茬或色差。

7 後期維護及使用要求

注意每天的觀察和檢查,對於維修中的裂縫應定期觀察,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人員。


網站熱門問題

維護專員做什麼的?

具體職責可能包括:進行檢查,預防性維護及維修,評估營運,確定工作的優先順序並分配工作,執行特別項目/任務,回應緊急洩漏遏制和清理電話.

Copyright © www.diginewsroom.org All rights reserved.

Friendly Links :X Rapid Technologies